这本法律实务书太厉害,连小偷都买来刻苦钻研
前些天,无意中看到一则新闻。
再看下面,
图中这本书,我再熟悉不过了,2016年7月本书出版,我有幸担任此书的策划编辑,想起这本书,就想起写这本书的人。
他是资深刑事法官,承办了2000余件刑事案件,曾被评为北京市首届审判业务专家,也是全国法院办案标兵,他是法庭上的裁判者,凭借专业、敬业,清正廉洁的本色赢得了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的信任与敬畏,他就是朝阳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人们口中的“良心法官”——臧德胜。
我眼中的臧法官
1.又朴实又踏实
最早认识臧法官不是因为臧法官,而是臧师兄,我们同属于著名刑法学家阮齐林教授的研究生,是同门师兄弟,只是他高我们好多界,属于我们师兄的师兄。记得2005年第一次在我导学生的聚会上第一次见到臧师兄,穿一件深灰色的外套,笑眯眯的和阮老师谈一个案例中的疑难问题(是的,我们导师聚会一般只谈专业和案例);2006年一次聚会又见到臧师兄,同样穿那件深灰色的外套和另外一个师兄谈案例中的疑难问题;2007年我们毕业前夕,我第三次遇到臧师兄,他因家中有事跟我们毕业班敬了几杯酒就穿着那件深灰色的外套匆匆离去......当时猜测臧师兄或许有多件同款外套,后来推断大概就是同一件。因为臧师兄的爱人工作单位比较远,繁忙工作之余,接送孩子上下学、做饭和辅导作业等重任他一人全包,个人穿戴问题就无暇重视了。
2.又专业又善良
臧师兄从事基层法官工作已近18年,他承办过的刑事案件有2000余件,判处被告人3000余人,实务经验丰富。
几年前,臧师兄曾处理过这样一个案件:
有一对兄弟,两家6口人共同居住在一套两居室里,生活中常有磕磕绊绊。一次争执中,嫂子用鞋盒打伤了小叔子的眼睛,构成轻伤,闹到了法院。
如此简单的案情对于熟知法律法规的臧师兄来说,下判易如反掌,但他却在简易程序审限即将到期时还没有做出判决,甚至主动把案件转为了普通程序,为的就是多争取一些办案时间。“为什么还不赶紧判呢?”很多人不解他的做法,只是看见他每天为这个案子东奔西走,又是走访居委会、派出所,又是找双方亲属、代理人……直到臧师兄找到了他认为更好的案件“突破口”。原来,此案中,嫂子家已经申请到了公租房,臧师兄就动员嫂子一家从合住的房子里搬出来,并答应帮她联系派出所解决落户问题,在此基础上,他又条分缕析地劝说双方,耐心调解......最终,嫂子作了赔偿,被判缓刑;小叔子写了谅解书,两家人言归于好。案件审结后,当事人双双给臧德胜送来了锦旗。
如果当初简单下判,虽然省事,但双方以后不知还会闹出什么矛盾,我的职业良心过不去。
在臧师兄心里,法官办案有“办对”和“办好”两个层次,能否把案件“办对”,取决于法官的职业技能,这是个技术活儿;而能否在“办对”的基础上把案件“办好”,则取决于法官的职业良知,这是个良心活儿。
3.又认真又创新
忙碌的办案与带娃之余,臧师兄把多年的审判经验加以积累,著书立说,开设微信公众号“刑事胜谈”研究专业问题。2015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专著《法官如何思考:刑事审判思维与方法》,赢得了司法实务界广泛好评。2016年,臧师兄找到我,准备出版他的第二本专著。收到初稿后,我发给文稿编辑逐字审阅,回稿后纸面上非常干净,基本没有什么修改痕迹,当然让我怀疑文稿编辑偷懒。复审时果然发现臧师兄的文字功力了得:不仅层次清晰、语句通顺,就连脚注的格式、标点符号都非常的规范,几乎挑不出任何瑕疵。反而在我的“编辑加工要求”上臧师兄挑出了错误,他姓“臧”,不是“藏”,这让作为职业编辑的我自惭形秽。
起初我发散思维,为这本书的书目起了很多“抓眼球”的名字,臧师兄并没直接反对,而是过了一段时间微笑的对我说:“也许这本书的名字应该更专业一些,才是恰当的”。这让我不得不佩服一个资深法官的说服能力,如果他直接跟我争论,我还有说服他的种种理由,反而他这样随和与慢条斯理的态度,反而让我无言以对。
说到创新,不得不说说臧师兄的这本实务书。
说说这本书
这是一本极具创新精神的书,最有利的特点就是:跨界思维。
臧法官的写作初衷,是在处理案件过程中,一直比较关注律师的辩护意见。其间,既会为思路清晰、精彩到位的辩护而欣喜,也会为虚张声势、不着边际的辩护而叹息。他也遇到过很多辩护律师,并没能很好地把握案件中的辩护要点,辩护思路跑偏,即便庭审过程很激烈,但得势不得分,难以收到好的辩护效果……
如此,不仅没有充分保护当事人的辩护权利,还浪费了诉讼资源。遇到类似情况,经常让他在法庭上“干着急”……相关经过长期的积累,从法官角度对律师辩护工作有了自己的看法。
臧法官说,本书写作一直坚持实用、有效的原则,不求观点新颖,不求体系完备,只求写出实实在在的问题。结合案件处理的过程,把我平时所思所想和积累的一些裁判规则、实务观点串联起来,倾囊相送。
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概括介绍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各项业务及工作要点,为有效辩护奠定基础,只有全面掌握律师刑事诉讼业务,才能更好地辩护。第二、三、四章是主体部分,刑事辩护从案件角度看,包括三步,即事实之辩、定罪之辩、量刑之辩。每一步均有一条法律原则作为支撑,提供依据,故每一章先论述相应的法律原则,分别为无罪推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当原则。辩护律师在每一步中都需要根据案情采取不同的辩护方法。
书中所论述的各种辩护方法均系根据实务总结而来。在每一种辩护方法中,均会通过真实案例进行解说。所选取的案例,绝大多数系我直接办理或参与研究的案件,尽可能地把案件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让读者不仅能了解辩护思路,而且能掌握真实案例的素材,直观感受刑事审判。第五章总结有效辩护的实现路径,即如何才能做到有效辩护,自如地运用前文提出的辩护方法。辩护律师需要在精通法律、吃透案情、了解实务的基础上,注重庭审功能,决胜于庭审。
本书出版之后,没有做过多的宣传,就得到刑事实务业内良好的评价。
得知文中开头的新闻后,臧法官感觉哭笑不得,好像自己无意间做了件“坏事”。
对于这个特殊的读者,他认为积极学习是好事,但是学习动机不纯,阅读目的不端正,掌握再多的业务知识也于事无补,这种态度应受到谴责。
他倡导各位读者心存善念,积极、正面的学习业务知识,为我国法治建设良性发展出一份力。
相关文章
- 苏州:律师远程会见中心投入试运行
- 新书预告:一套史上最全最系统的无罪判例分析丛书
- 从审判大数据看“拒执罪”自诉案件的法律适用
- 盈科深圳秦建军律师、杜芹律师荣登《走近盈科大律师》一书
- 希望律师选任为法官成为趋势
- 40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律师成为法治浙江建设主力军
- 《交大法学》2018年第2期要目
- 无罪辩护需先申报并集体讨论?答复来了
- 老河口市召开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座谈会
- 王君: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几点思考
- 被告人取得被害人谅解与量刑情节的司法适用
- 打官司不请律师,会被法官看不起吗?
- 律师在侦查阶段应当有几次会见?
- 律师时代已来!2020年你需要一个律师朋友!
- 刑事案件如何选择律师
- “律师刑事辩护全覆盖”推行10个月,刑事法援案件增加了1680件
- 天津刑事案件中律师刑事会见的意义
- 疫情之下,刑辩的路,该往哪里走?
- 困扰与破解——青年律师刑事业务执业理念更新发展之路径探析
- 经验总结:刑事律师应该如何查询案例?